农转非土地确权政策规定
1、现在农转非政策还是推进土地确权还有农地流转,土地确权后可以流转,土地流转先确权征地须按证补偿。
2、根据《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要求: 凡被征收的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在办理征地手续之前,必须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在征地拆迁时,要依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或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证进行补偿; 2、凡是进入市场流转的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必须经过确权登记,做到产权明晰、四至清楚、没有纠纷,没有经过确权登记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律禁止流转; 3、农用地流转需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工作做好衔接,确保承包地流转前后的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不受损害; 4、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涉及宅基地调整的,必须以确权登记发证为前提。
3、 为充分发挥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成果在国土资源管理各个环节的基础作用,《通知》提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村土地整治、农用地流转、土地征收等各项重点工作挂钩。
4、凡是到2012年底未按时完成工作的,农转用、土地征收审批暂停,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不予立项。
5、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等土地权利的确权登记发证。
6、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
7、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要覆盖到全部农村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包括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不得遗漏。
8、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依据的文件资料包括:人民政府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处理决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调解书;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当事人之间依法达成的协议;履行指界程序形成的地籍调查表、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等地籍调查成果;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他文件等。
农转非后土地怎么办最新规定
根据相关政策,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后,基于对房屋的所有权,仍然对房屋所占宅基地享有所有权,但房屋拆除后没有批准重建的,土地使用权由集体收回。
一、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4050”人员每人按41000元的标准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4050”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未继续缴纳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不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次月起,按我市城镇企业退休人员最低基本养老金标准按月发给养老待遇。
二、公告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批准征收土地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和土地用途;
(二)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位置、地类和面积;
(三)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
三、政府出资部分原则上不低于社会保障费用总额的30%,并执行下列标准:
(一)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为每亩5万元以下的,政府补贴资金不低于每亩1万元;
(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为每亩5万元至10万元的,政府补贴资金不低于每亩1.5万元;
(三)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为每亩10万元以上的,政府补贴资金不低于每亩2万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二十六条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承包期内,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时,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农转非户口农村土地赔偿政策
农转非户口农村土地赔偿政策如下:
1、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组建制撤销的,以及建制虽然不撤销,但不具备易地建房条件的,被拆迁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与货币补偿金额问等价值的产权房屋调换;
2、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组建制不撤销的,具备易地建房条件的,被拆迁人可以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村或居民点范围内申请宅基地新建住房,并获得相应的货币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二十七条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
国家保护进城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户进城落户的条件。
承包期内,承包农户进城落户的,引导支持其按照自愿有偿原则依法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也可以鼓励其流转土地经营权。
承包期内,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时,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农转非后土地怎样确权
【算一算你家装修要花多少钱】
众所周知,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已进入尾声,不管是农民的土地还是房子,都比原先更值钱了。而目前的“农转非”容易,但“非转农”太难了,所以转户口时一定要注意。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农转非后土地怎样确权吗?农转非承包地方面的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法呢?别急,下面我就针对这两个疑问,来为大家一一揭晓答案。
农转非后土地怎样确权
户口农转非后,想要将土地进行确权,就必须满足2个条件:1.在土地承包期内进行农转非;2.户口转入的是小街市而不是设区的市。根据《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期内,集体将户口迁出设区的市,应当把承包的耕地与草地交回发包方,但如果是迁入小街市,则依然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
对于“农转非”宅基地方面的问题,常规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自动舍弃承包经营权,并与村集体签了放弃协议的,村委可以依法收回。
2、部分成员迁入设区的市或集体迁入非设区的城镇,除了农户自动舍弃宅基地之外,不可收回。
3、集体迁入设区的市,依据农户自愿原则,对宅基地进行依法确权登记。
4、户口迁出的农户与华侨原本在农村依法获取的宅基地和房屋,经过村集体开具证明,也能依法办理确权,但是会在土地证上备注为“非本农民集体成员”。
对于农转非承包地方面的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法?
1、农村居民转户后,根据依法自愿的原则,可在承包期内一直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
2、推动农转非居民自愿推重承包土地,可获取相关的补偿,但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政策、农转城退地补偿政策只能选其一,不可重复享用。
3、推动农转非的居民,在依法的基础上,可以途径转让、转租以及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编辑总结:看完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农转非后土地怎样确权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需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后续将为大家呈现更多的精彩内容。
【输入面积,免费获取装修报价】
民法典第330条规定农转非土地怎么办?
《民法典》第330条 农村宅基地,以户为单位。规定农转非没有农村土地承包权。
我们都知道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村集体,而村集体又将宅基地分配给农民,使得农民享受到土地的福利。因此只有农业户口才能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对于那些没有和父母分户的,农民将农村户口转成非农户口后,将不会再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了,但是其父母仍然可以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而那些全家都将户口迁出的,将不会再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了,同时其宅基地还会被收回。
其实农转非的人员,存在四种特殊情况的,还是可以享有农村土地承包权的。第一,承包地由他人代耕的。第二,并非举家落户城市的。第三,举家落户小城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