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3 宗宅地土拍吸引超 50 家房企报名,这对当地的发展带来哪些助力?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内观点 来源:威海房产网时间:2023-11-22 08:15:10

徐州三批土拍结果:10宗地块底价成交,对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带来哪些改变?

可以看出徐州三批土拍都是国企自己拍的,很多大的房地产商已经不拿地了,这说明房价将由高涨会改变成一步趋于稳定,不会再大涨。

将来也必定会影响到二手房市场和今年第一次竞拍高价所得的地王的楼价。

如今的房地产市场,无论是从土地端,还是到开发商销售端,再到购房者端,处处遇冷。绝大部分人都在观望。


一,土拍市场遇冷,没有开放商愿意拿地。

前几年,楼市火热,由于土地溢价率限制较高,部分地区为100%,因此“地王”频出,所以开始规定土地溢价率不能超过15%,可以房地产商依然拿地很多,因为市场好,可是在这两年,因为疫情和烂尾楼等事的影响,政策不算一再放宽,徐州三批土拍土地都是0溢价,其实都是国企兜底在拿地,就是左手倒右手,楼面价自己标高点让外人看。

二,土拍遇冷后将会造成什么影响。

也许会加快房产税的推出,高收入群体的税收和资产持有税,由于我国财富分布只分先富起来的群体和还没富起来的群体,财富分配差异和集中度很高,少部人掌握了大部人的财富和分配权。

推出房产税还要考虑高收入群体逃税漏税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国的这方面的法律并不完善,实行起来,任重而道远。

土拍市场连续三个月减少,未来可能会影响楼市中的住房,会不会导致房价上涨呢?其实未必。从以往的经验来说,土拍减少,土地供应也会减少,需要一段时间擦灰出现。

所以如果真的要收,体量并不会像一些人预测的那么小,毕竟扩张性货币政策既创造了负债,也创造了资产,只是少部人拿走了资产,留给大部人的只有负债。

三,这件事我的看法。

虽然这一年楼市惨淡,但未来的趋势是集中供地,核心区域的核心房产还有增值的空间,比如上海北京深圳,还有二线城市等核心区域,未来的房价也许会出现两极化的趋势。

天津第三批集中供地,17宗地块成交额99亿元,给当地发展带来哪些助力?

天津第三批集中供地,17宗地块成交额99亿元,给当地发展带来助力能够促进当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能够促进当地产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促进产业之间的有效结合。

天津地区对于第3批的集中供地已经做好相应的完善,整体的成交额已经达到90多亿元这种政策能够很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能够提供有关重要的信号。就是对于当地的房地产行业不能够有效发展新兴一种模式,这种政策很好促进有关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发展也能够带来更多经济效益的提升,整体而言对于整个房地产的销售和未来有效发展引起了新转机。面对房地产行业不断持续低迷的这种现象,也能够加强这几个调整和机会的不断拓展,这样能够很好促进房地产行业的有效发展房地产行业,本身是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带来更多经济效益主要原因,因此根据相关数据和消息能够了解到。相比于其他事件而言此次有关各种销售额比同比的增长很多。

对于当前有关天津地区所做出来,面对房地产行业各各种调整。都已经很好面对房地产行业所产生的各种问题,通过各种数据能够了解到整体的销售额力度都比以往能够有效增长,为房地产行业未来的长期发展做好各种引领和带动作用,因此能够拓展自己的市场为天津地区有关及中供地的这一行为做好相应准备和应对措施。整体而言,此次有关政策调整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重要作用也能够很好打下市场,面对政策不断推动之下,很好促进有关房地产行业经济的刺激也能够很好促进销售额不断提升。

通过这种政策调整和各种信息,能够看到对于当地经济的助力作用是非常大而且能够促进企业之间合理合作。

成都二批次土拍首日成交近185亿,多宗地块熔断,这释放了哪些信号?

成都二批赤土拍首日成交额近185亿,从中可以看得出房企的意向积极。因为新政以后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而略有上升,交易量也比较活跃,所以可以看出大家对楼市的积极性正在逐步走高。两新区依然是各大房企相互争夺的对象,土拍热度很高,通过抽签的方式成交竞价的方式成交。说明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对成都的楼市有信心。

单宗土地面积变得越来越小,意味着土地的价格是可控制的,有助于房企减轻压力。在这次的起拍价中当中提供了清水限价。降低了房企拿地的成本,也为房企预留出更加广阔的利润空间。集体工地价是土地供应的大成本。一方面房企的地价可以刺激着开发商拿地,在后期的操作当中可能会赢回部分的盈利。项目更高的价格将会促使房企的开发商付出更多的购房成本,也为意味着买房的消费者必须付出更多的价格。

对于购房人来说,未来更好的是看好自己的荷包甄别哪一些区域的价值才是更高的,哪些区域的价值呢是低的不值得投资。从全国的楼房来看,目前的回暖迹象呢是比较明显的123线城市分别是增长的趋势。成都两次的楼房新政权放宽,购房的资格到满足购房需求降低成本,都是在多方面进行金融的支持。新政的出台有利于市场的回暖,二手房的访问量和成交量也逐步上升。那么在这种时候,民营企业的开发商自然会愿意拿出更多的意愿来开发房地产。

在大楼市的环境与经营现金流未得改善的时候,大部分民企还是希望政策是企稳的。我们可以从这一次拍卖土地出让方现象中看得到减少开发成本增加,利润的空间是目前全市回暖,楼房回暖的有利条件,也有助于整个市场预期的转变,增加开发商的动力。

北京第三批供地揽金超500亿,土地市场回温迹象明显

9月23日,北京今年第三批集中供地收官。8宗地块的现场竞拍从早上持续到下午,最终收金343.5亿元。至此,北京本批次的18宗地块均顺利出让,总成交价约500.3亿元。其中,4宗地块“触顶”成交,10宗地块底价成交。从成交结果来看,中海夺得3宗地块,成为本轮土拍的最大赢家。

在业内人士看来,北京土拍市场回温迹象明显,地块成交冷热分明,市场信心正在逐步恢复。

中海斥资147.45亿拿下3宗地块

北京土拍市场的回温在今天8宗地块的竞拍中得以明显体现。中海、首开、城建、华润置地、保利发展等房企纷纷现身。

今天现场的土拍由海淀区西北旺013地块开场,吸引了7家房企主体报名参加竞拍。在现场竞拍过程中,该地块的成交价、现房销售面积先后达到上限,也是现场唯一一宗进行到最后一阶段——由摇号决定竞得人的地块。最终,中海成为“幸运儿”,以约41.975亿元、竞配3.6万平方米的现房销售面积拿下该地块。

开了个好头后,中海乘胜追击,先后摘得海淀区西北旺015、016地块及丰台区大红门04地块。至此,中海连夺三地,成为本轮土拍的最大赢家,拿地总金额为147.45亿元。

据了解,海淀区西北旺013地块,海淀区西北旺015、016地块的销售指导价分别为8.5万元/平方米、8.2万元/平方米;而丰台区大红门04地块的销售指导价为9.5万元/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相同区位、同一销售指导价的丰台区大红门08地块由金茂以成交价38.1亿元摘得,未来两者势必将同台竞技。

在今日的竞拍现场,另一个引人关注的房企当数建发地产。其斥资66.47亿元夺得2宗地块。其中,建发地产以“上限价”33.81亿元竞得丰台区南苑街道地块;并以32.66亿元的成交价摘得昌平区中关村地块,溢价率约3%。

此外,从具体地块来看,丰台区造甲村地块是此次土拍中唯一销售指导价超过10万元/平方米的地块,达到10.6万元/平方米,最终首开以上限价38.295亿元、竞配7000平方米的现房销售面积拿下该地块。

整体而言,北京此次土拍可谓是国企、央企的主战场,拿地房企均为清一色的国企、央企。民营房企仅有龙湖一家,其联合天竺房地产在9月22日的线上竞价环节,以底价拿下顺义区1宗宅地。另外,从竞拍环节来看,绿城、润泽也在积极参与,但并未有所收获。

对此,北京链家研究院分析师岳微表示,房企拿地策略各有侧重,底价地块多以房企联合开发,核心地块以独立竞得为主;在集中供地之下,区域深耕、多盘联动发展成为房企竞地新思路。

北京今年第三批集中供地8宗现场竞拍地块

情况列表

溢价率走高,土地市场已现回温迹象

土地溢价率最能反映市场的冷暖。从北京第三轮土拍来看,有10宗地块以底价成交,8宗地块溢价成交,总出让金达500.3亿元,整体溢价率约6.06%,高于今年第一轮土拍的4.46%和第二轮土拍的5.35%。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认为,本轮北京土拍整体表现不俗,冷热分明,优质地块热度依旧,同时溢价率达到今年这三轮土拍的最高水平,可以看出市场信心正在逐步恢复,房企对北京市场仍然持长期看好态度。

中指研究院土地事业部负责人张凯也表示,北京土拍市场回温迹象明显;国企、央企融资成本较低,对竞现房销售面积的土拍规则适应性更强,同时得益于此前部分项目去化达到预期,国企、央企率先积极展开拿地。

此外,从此次土拍的规则来看,其基本不再设有“70/90”户型限制,对于房企来说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在岳微看来,北京土地市场呈现“土拍供应体量维持了总体均衡、供给节奏分布更为合理”的特点。他认为,在土地价格方面,经营性楼面价稳定,受热门地块比例提升影响,从溢价率上呈现持续修复的态势。而且房地价差处于合理水平,有利于房企提升产品品质与改善财务水平。

新京报记者 饶舒玮 袁秀丽

编辑 武新 制图 寇德娜 校对 柳宝庆

现房销售”写入多地土拍文件,商品房预售制会取消吗?

合肥2022年第三批次一宗地块试点现房销售;福建福州出现第一个“现房销售”地块……近日,多地将“现房销售”写入土地出让文件中。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2021年以来,北京、杭州、福州、合肥、西安、宁波等地在土拍环节试点现房销售。仅今年以来,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包括合肥、北京、福州永泰县、济南等地的多宗地块提及“现房销售”。

以合肥为例,8月24日,合肥市发布第三批集中供地公告,共推出28宗涉宅用地,总土地出让面积3282亩,总起始价277.4亿元,并将于9月23日正式出让。值得一提的是,该批次地块中首次推出现房销售地块。其中,蜀山区SS202210号地块明确提出“按精装现房销售实施”。

据合肥在线,尽管此前的土地拍卖公告中多宗地块对开发商建设进度提出要求,达到一定比例才能开售,但是明确提出必须按现房销售,在合肥尚属首次。

另以北京为例,北京于2021年第二轮集中土拍时首次试点竞现房销售面积地块——大兴黄村海户新村地块。据《北京日报》,该地块共吸引3家企业竞买,经过17轮价格竞拍达到土地合理上限价格37.84亿元,又经过23轮竞“现房销售面积”后成交,竞报“现房销售面积”5.4万平方米,最终该项目中将有近一半的商品房实行“现房销售”。

今年,北京最新公布的第三批次供地18宗地块中有13宗项目设置了竞现房销售面积环节。而在北京今年首批集中供地中,18宗地块中有9宗地块涉及竞报现房销售面积程序;今年第二批集中供地中17宗地块中有12宗涉及“竞现房销售”。

此外,福州永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7月15日的一则公告显示,葛岭镇溪西村一地块在出让要求中提到:地块按现房销售实施,规划房屋竣工验收之后,竞得人方可申请房屋销售手续。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认为,在这个时间节点提出现房销售多少受到近期烂尾楼风波的影响,出于保交楼的立场而提出的,多地出现的烂尾楼停贷风波事件导致购房者对商品房预售制度产生一定的抵触心态,取消预售制度的言论一时之间议论纷纷。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也认为,今年7月以来,部分城市的项目出现“停工”现象,对购房者置业情绪和预期均带来不利影响,而现房销售既能够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也能对楼盘质量和交付行为进行约束,有利于“保交楼、稳民生”。

已有多地探索现房销售

对于现房销售试点的探索,最早或可追溯至2014年。

据新华网报道,2014年7月9日,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104街坊39/1宗纯宅地竞拍,最终丽丰控股旗下东方动力有限公司以5.77亿元的价格竞得,溢价62.54%,成交楼板价59859元,剔除保障房后楼板价达85810元/平。地块在出让预合同中首次提出了“该地块内建成房屋不得预售,须以全装修现房销售”。

到了2016年,为抑制房企拿地热情,深圳也推出首宗现房销售试点地块——龙华A816-0060号地块,要求在该地块上建设的商业、住宅等建筑物,不能进行预售,必须在竣工并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后才能以现售形式对外销售。

同年,杭州、南京等地在土地拍卖时,均提出现房销售要求。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2020年间,房地产市场活跃度较高,深圳、苏州、南京、杭州、中山、成都、海南等城市在土地端设置现房销售条件,抑制土地市场热度。

以苏州为例,2016年8月11日,苏州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市区房地产市场管理的实施意见》,共13条。其中规定,提高项目预售条件:土地出让成交价超过市场指导价(不含市场指导价)的,工程结构封顶后方可申请预售许可;土地出让成交价超过市场指导价10%(不含10%)的,工程竣工验收后方可申请预售许可。

这一政策被业内解读为,一旦拍地价格过高,触碰价格红线,就需要以结构封顶或竣工验收为标准,来办理预售许可证。通俗说就是“地价较高的项目必须以现房的形式进行销售”。

2016年8月11日,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公布《关于调整南京市土地公开出让竞价方式、商品房贷款首付比例的意见》,按照政策,当网上竞价达到最高限价90%时,该地块所建商品住房必须现房销售。

2020年3月7日,海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城市主体责任制的通知》,《通知》提出改革商品住房预售制度,自文件印发之日起,新出让土地建设的商品住房,实行现房销售制度。

这也让海南成为全国首个省级出台现房销售政策的省份。

对于实行现售制度的背景,时任海南省住建厅厅长霍巨燃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因商品住房实行预售制度引发的质量投诉、合同纠纷、延期交房、配套设施不落实、违规销售甚至开发商收钱跑路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房地产投诉和纠纷的最主要因素。为从根本上杜绝因预售制度带来的系列问题,《通知》提出改革商品住房预售制度。

现房销售试点效果如何?

不过,从上述提及现房销售试点的城市来看,有部分城市目前已偃旗息鼓,包括杭州、南京等城市在推行一段时间后,改变了土地出让规则。

以杭州为例,2017年3月24日,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发布土地新政,当溢价率达到50%时地块所建商品房屋须在取得不动产登记证后方可销售。但是仅4个月后,杭州推出的土地出让就改变规则——“溢价50%须现房销售”的条款删除。

彼时,据《钱江晚报》2017年7月12日报道,2017年3月24日后的杭州土地出让,主城区共出让10宗涉宅地块,其中有9宗必须现房销售,在两年内无法形成有效供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助推了供应不足、房价上涨的预期。

不过,杭州于2021年重启了“现房销售”。2021年7月30日,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公布了2021年第二批集中出让地块公告,其中10宗宅地率先开展“竞品质”试点,即改变以往的价高者得,而是采取线下竞“品质方案“,获得资格后进入线上“竞地价”阶段。本次试点地块全部实行现房销售,从源头上引导房地产市场供应高品质住宅产品。

南京的现房销售政策则始于2016年8月。据《上证报》报道,为给土拍市场降温,南京市规定,当网上竞价达到最高限价时,仍有2家以上单位要求继续竞买的,停止网上竞价,改为现场摇号产生竞得者,并在最高限价基础上再加一个加价幅度作为成交价。当网上竞价达到最高限价的90%时,该地块所建商品住房必须现房销售。

2017年6月2日,南京再出规定,当住宅用地、商住用地网上交易竞价达到最高限价时,停止竞争地价,改为在网上竞争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但在随后的7月份,挂牌的5宗地块条件显示,取消了“竞价达最高限价的80%申领预售的施工进度门槛,以及竞价达最高限价的90%需现房销售”的要求。

苏州则在2020年2月19日发布《关于做好土地出让相关工作有效应对疫情的通知》,提出延长土地出让金缴纳时限,调整超过市场指导价报价规则等,在一定范围内放松了房企预售的条件,也取消了执行42个月的强制性现房销售政策。

按照克而瑞监测数据,2016年8月,苏州推出现房销售政策,规定土地出让成交价超过市场指导价10%的,工程竣工验收后方可申请预售许可。现房销售政策发布后,2016年出现12宗现房销售地块,现房率为40%。2017年全年现房销售地块达到49宗,现房率为82%,2018年前三季度现房销售地块为11宗,现房率为23%,且都集中在1月和2月份第一季度中,第二季度以后的土拍多以底价和低溢价成交,再无现房销售地块出现。

不过,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看来,此前提现房销售和现在提现房销售,它有一个本质的区别。此前现房销售的目的是通过现房的模式来限制一些企业非理性的拿地,这和土地的限价政策有关系。现在提现房是跟保交楼挂钩,各地从保交楼、保护购房的权益角度来讲,提出现房销售模式。

“此前现房销售政策的取消,是因为后来市场降温以后,从创造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角度来讲,优化或者取消了现房销售政策。现在各地出让的地块中再次提及现房销售,是在保交楼,防范烂尾背景下,重新提起现房销售的概念。”严跃进说。

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周期,现房销售的试点地块成交率会有所下降,目前,各地的房地产相关政策正在不断完善中。

从此轮设置“现房销售”环节的城市来看,北京今年第二批集中供地中17宗地块中有12宗涉及“竞现房销售”。从土拍成交情况看,12宗涉及“竞现房销售”的地块中,2宗地块流拍,4宗地块底价成交,3宗地块未触及地价上限;3宗地块达到上限价格后转为竞报“现房销售”面积。

商品房预售制会取消吗?

随着多地试点,取消商品房预售,全面推行现房销售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那么当前全面推行现房销售是否可取?

陈文静认为,目前并非全面推行现房销售制度的合适时机,全面实行现房销售对商品房存量、开发商资金、地方财政收入等均有较高的要求,当前最稳妥的方式是对热点城市部分项目优先试点现房销售,并在试点过程中不断完善配套政策,为未来更大范围地推行积累经验。短期来看,预计将有更多城市从土地端试点现房销售。

陈霄也提到,现房销售可以尽可能地保证购房者的权益,避免出现烂尾楼、开发商跑路等现象,确保了购房者能如期拿房,降低了购房者和开发商之间产生冲突的可能。

陈霄认为,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乃是大势所趋,但是从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现状来看,全面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尚且不是一个良好的时机,甚至可能会加剧房企的资金压力,导致更多的风险暴露,以试点方式逐步实施是当前被认可的最优的推进方式,在部分城市率先试点取消预售制度,后逐步推广,这样也能够保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运行和良性循环。

业内观点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