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新政后,有业主涨价80万,中介直言太离谱,如何打击涨价行为?
规范房产交易、加大监管力度、稳定房产市场能打击这种涨价行为。杭州楼市新政出台后,有业主快速更改了自己房产的挂牌价,甚至有的业主直接涨价80万,这个价格高的离谱。,针对这种现象,当地相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会规范房产交易,加大监管力度,通过多种手段来打击这种恶意的涨价行为,尽量保证房产市场的稳定运行。
虽然房产出售涨价是个人行为,但恶意涨价就涉嫌违法,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一旦被查实就会受到处罚。在杭州楼市新政出台后,房产走势还不明朗,很多二手房的业主就联系中介更改自己房产的挂牌价,认为在新政出台后二手房的成交量会大幅上涨,都想让自己的房产卖一个好价格。
在楼市新政出台后,房产市场回暖,二手房成交量增加是一个必然现象,但能增加多少还是个未知数,业主这时盲目涨价有点不靠谱,如果想尽快把房产出售,就不能出现这种恶意涨价的行为,不然房产在楼市上很难顺利出手成交,大肆涨价还可能会被市场部门约谈查处,影响自己房产的正常销售。而且恶意涨价也涉嫌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惩可能会被罚款或者受到其他处罚。
杭州楼市新政出台后,对房产市场确实有一定的刺激性,据当地中介介绍,在新政出台以后,二手房的挂牌数量大幅提高,房产咨询量也明显增多,但成交量还没有明显的变化。在新政出台以后,相关部门的监管一定要落实到位,严控房产市场,防止恶意涨价行为出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处理一起,加大处罚力度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保证房产市场稳定发展。
一线城市开始松绑了
最近的高规格会议上, “支持合理住房需求”多次被提及:这样的发声强度,实属罕见。无一不在传递一个信号:下半年的房地产必须支棱起来。
上面都已经明示了,大家也不用藏着掖着了。
所以5月以来,会发现“以刚需改善”名义对楼市松绑的队伍在不断壮大,脚步明显加快。
东莞、西安、苏州、厦门、杭州、宁波,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华泰研究曾做过一项测算, 我国的房地产对GDP的贡献约20%、财政收入约40%、社融存量约20%......
二季度要实现经济正增长,“稳楼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哪怕我们不想用这个夜壶,有时候也不得不......
01
2015年式的宽松,要来了?
一旦市场凉过头,总会有一只看得见的手来调节。
过去是,现在也是。
2022全国松绑调控已有300余次 ,除了一线城市没怎么动,二线头部城市也开始松绑,三四线城市早就脱光,这波救市潮正向2015年迈进。
至于疗效,如我们所见。
无论是一线还是二线城市,市场端仍在底部徘徊,只有略微上升趋势。
有不少人觉得,2022年的楼市很难救起来。这一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如果真的想救没有救不起来的,继续下猛药就可以了。
不止是2022年难,过去每一轮救市也都花费了好大力气,2015年市场止跌回正用了10个月。
蒙格斯报告5月27号有个地产政策指数研究,复盘了历次救市的级别;
得出了一个结论: 目前我们的楼市宽松指数是0.465,不到2015年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我们的政策余地非常大。
这份报告不是随便得出的,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测算给出的结果,当然不一定准确,但还是有一定参考意义的。
经历过那一波的人应该都清楚,2015年的操作是: 限购放松(除一线)+ 首付及贷款放松 + 降息降准
这一波操作,在2015年让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房价明显上涨。
其实,在2015年330政策没来之前,有的城市就已经走完全部流程。
但市场成交还是很低迷的,一手房二手房成交同比下滑,土地出现流拍也不少。
对此,主流媒体还专门写过一篇报道,题为《330新政后成交并没大涨,15部委再挺楼市》,文中还拿2008做了比较,对政策宽松预期也很大胆。
例如北上广深取消限购,首付再进一步下调等等。
在那个阶段,当时大部分购房者普遍有一种观望的心态 ,这也是我作为房地产从业者最直观的感受。
记得那年4月初接到的一个购房咨询,问的是宝安新盘“松茂御龙湾”,当时的价格接近4万一平;
她很犹豫怕买在高位,结果后面想买没有合适的单位了。
观望心理很多人都有,哪怕政策很明朗也有人不敢买,就像装睡的人叫不醒一样。
可一旦行情确立了,立马屁颠屁颠的冲进楼市,价格比之前高一点也不在乎,这大概就是真香定律吧~
02
上海抢先救市,一线城市松绑来了!
那我们现在,跟2015年的整体环境有什么差别么?
我梳理下历来的楼市调控政策,可以发现,基本是“换汤不换药”。
一是释放需求,如限购放松。二是宽松货币,首付比例、房贷利率下调。
唯一不同的是,现在花样比以前多,比如给二孩三孩家庭发房票,租房破限购等等。
1) 2015/2022政策走向上是一致的,仍在进一步的宽松。(一线未动、二线微松、三四线大松)
2) 信贷上也发生根本性变化,最低首付比例20%,二套40%(很多城市开始执行)
3) 最低房贷利率4.25%,很接近2015年4.15%的水平。
对了,最近刚刚出来的新闻, 部分地市已经开始补贴购房契税了,不论是不是人才,只要你买房我就把税退给你。
如前文所说,目前我们的政策调整空间还很大,
对于接下来出台的任何救市政策都不要过于惊讶, 哪怕再来一轮“涨价去库存”和“大规模棚改货币化”。
我们都知道,每一次楼市起势都离不开一线城市助攻,这次肯定也不会缺席。
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放松,可能已经不是应该不应该的问题,而是何时放松、以何种方式放松的问题。
上海已经打了个样。
5月29日, 上海政府官方发布了重磅政策:《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
包含15条有关房地产的新政策,我们看这两条重点就够了:
1) 缩短开发流程时间;允许延期或分期缴付土地款;
2) 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第一条, 通过降低准入门槛、提高开发商利润预期、放宽开发商拿地限制等手段;
目的就是为了让开发商积极参与,毕竟这轮土拍住房用地供应量增加了44.7%。
不过,相比于其他一线城市的土拍政策,上海确实很有诚意了。
一句话,上海这次土拍稳了,有多少地都会卖完。
第二条,给政策调整空间留了一个很大的悬念,我们知道上海的购房政策一直很严, 除了临港有放松,其他区域都是一线标准。
这次会不会适当松一松?各位不妨畅想一下。
不管怎么说,一线城市中,上海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虽然没有搞大水漫灌,但给剩下的三兄弟提供了一个样板。
这几天收到了不少风声, 有消息传“北京要取消认房认贷”,广州南沙要放开人才限购,深圳也在酝酿新政 ,很快出台。
不知道哪个先落地,但该来的总会来,我们拭目以待吧~
03
大风观点
楼市即政市一直没有变,我们可以 确信政策的效果或许会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发现, 5月开始各地的成交量明显在回升, 列几个重点城市给大家做个参考。
一个是杭州, 517新政后的第二周,(5月23日~5月29日)杭州市区共成交1409套 ,二手房成交量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
东莞514新政后,这两周新房二手房成交明显回暖, 上周新建商品住宅网签416套,环比大增119%,二手房成交突破1500套 ,同样创年内新高。
俗话说量在价先, 有量,房价回暖也是迟早的事。
我们之前预测5-6月份会有一波小阳春,现在看来真的不远了。
我还是那句话,从现在开始可以乐观一点了。在此提醒朋友们注意:
最后,再分享几个建议:
1) 对于一线、二线重点城市,市场变化太快接下来要重点留意 ,尤其是一线城市松绑幅度不管大小,对市场短期总是利好。
2) 比最高点降幅到20%-30%的 ,并且基本面不差的城市,这个时候可以准备入手了。
3) 尽快把四五线的房子,置换到二线省会 ,或置换到大城市群核心区域。
4)对于大部分三四线城市,松绑基本起不了作用,即使房价很便宜也要慎重。
多地密集出楼市新政,这会如何影响房价?
应该会让房价变得更加稳定。多地密集出楼市新政,这次政策调整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很多城市甚至出台了直接给购房人发放补贴,放宽落户限制的政策。如果对房地产行业的未来走势知之甚少,很多有购房意向的人确实会有购房欲望。其实理性分析不难发现,如果房地产行业前景看好,各地就不会为了带动房地产销售而付出这么高的成本了。相信很多人都会知道答案是否定的,可见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发展阻力还是很大的。
房价暴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使短期内不会大幅降价,但在个别楼盘或销售政策方面,开发商为了促进成交,也会做出相应的让步。所以,无论楼市政策如何调整,目前投资楼市都不是明智之举。对于潜在的刚需购房者来说,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利用各地出台的利好措施解决住房问题是明智之举。当然,现阶段也是买房自住的理想时机。无论是首付比例下调,还是购房补贴放宽,都是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
房价应该会趋于平稳在这些房地产措施出台之前,很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非常冷清。这些房地产措施出台后,这些地方的房地产市场确实会回暖,但这并不意味着房价会继续上涨。对于普通居民来说,由于大部分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买一套房子意味着至少掏空六个钱包,所以很多人买不起房。虽然买房的条件越来越宽松,但是我们手里真的没有什么钱,也没有资金进一步推高房地产市场。对于刚需买房的人来说,很多人似乎已经习惯了没有房子的日子。同时,他们也在选择租房,而不是买房。房价上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限购后首付不够了 已交的定金还能退吗?
家住石景山的杨女士近遇到了一些麻烦,本来已经看好的房子,定金也交了,突然间北京出台新政,二套房首付分四档。而杨女士这次本来也是小房换大房,小房留给父母住,这下可好,首付一下子多出一百来万,还不如先不买房呢。跟卖家的沟通也不很顺利,卖家倒是愿意退房,但是觉得是买方违约,不同意退定金。那怎么行,这几百万的房子,当时的定金也是将近100万了,哪能说没就没呀。
杨女士的定金能不能要回来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楼市新政出台后,一些购房者因不符合购房资格或者首付款比例增加而无法继续履行房屋买卖合同,通常会出现买方想解除合同,要求返还定金,而卖方不愿解除合同,或者拒绝返还定金的纠纷。这其中涉及几个法律问题值得分析。
首先要明白,无论限购前还是限购后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都是有效的。因为根据《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4条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规章为依据。”
各地出台的限购限贷政策,并不属于全国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也不属于国务院制定的法规。因此,限购限贷政策的规定不影响买卖双方签订购房合同的效力。但这里面因调控政策突然出台导致无法履行合同,可分为限购和限贷两种情况分析。
第一种情况:限购
在政策出台前购房者是有购房资格的,但因为政策出台,购房者丧失了购房的主体资格。此政策构成了对房屋买卖双方的不可抗力。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所以因限购导致无法履行合同的当事人,可以向对方主张解除合同,并且不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种情况:限贷
即政策以提高首付比例等方式对购房者的贷款条件进行了限制,从而影响了购房者的履约能力,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此种情形属于《合同法》上的情势变更。
所谓情势变更是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情势变更,致合同之基础动摇或丧失,若继续维持合同原有效力显失公平,允许变更合同内容或者解除合同。
购房者因为首付条件的提高,无法履行合同的,可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不负违约责任。
回到杨女士的情况
杨女士虽然不属于限购的类型,但是确实是因为政策上对首付比例的提高而影响了履约能力的情况。这种情况就属于情势变更,即非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导致合同基础动摇或丧失。
遇到这种情况,杨女士可以坚持在退房的同时,要求卖方退还之前所要的定金。
相关问题:
因政策原因未成交,已交的中介费能退吗?
律师认为,因房屋买卖未成交,可以不按合同约定的价格支付中介费,但需向中介支付必要费用及合理报酬。
政策执行的时间节点是哪一步?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4-24,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https://www.focus.cn/zixun/?channelId=451
北上广深是什么啊?
一、楼市成交回暖,北上广深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均创新高。根据克而瑞数据,今年6月份,中国的一线城市楼市成交量有所回暖,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创下年内单月新高。具体而言,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分别增长了21%、66%、48%和38%。二手房市场方面,这四个城市的网签量均创下了较长时间内的新高。从长期趋势看,6月份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周均套数同比增长了24.1%,尤其是北京和上海的同比增长分别达到了29.1%和41.1%。这些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在政策优化和市场需求释放的双重推动下,尤其是二手房市场,呈现回暖趋势。
二、北上广深二手房成交量大幅增长,市场信心恢复。
在上半年的楼市政策推动下,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二手房市场活跃度有所上升。6月份,这些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达新高,尤其是深圳和上海的成交量分别同比增长66.3%和至少29.12%。市场信心正在恢复,购房需求逐步释放。北京一位经纪人提到,现在的价格谈判空间已不像政策出台前那么宽裕。另外,大湾区部分区域和杭州的新房市场也表现良好,新房成交量和土地市场均显示出房地产市场回暖的迹象。
三、北京、上海二手房价今年以来首次转涨,而广州、深圳房价继续下跌。
根据最新的数据,截至六月份,中国的一线城市房价变动如下:北京和上海二手房价今年以来首次出现上涨;上海的新房价格继续环比和同比上涨;而广州和深圳的房价则继续保持下跌趋势,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价格都有所下降。北京的新房价格环比和同比都有所下降,而其二手房价格则环比小幅上涨;广州和深圳的房价跌幅则较为明显,尤其是二手房价格跌幅更大。
四、小马智行自动驾驶无人化出行载客服务覆盖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
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已将其无人化出行载客服务扩展到中国的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7月4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小马智行获得了上海市授予的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覆盖了上海中心城区的浦东约205公里路线。这标志着小马智行在中国的超一线城市中开启了全无人载客服务的时代。此前,它已经获得了在北京、广州、深圳开展同类服务的许可。上海作为国内最早支持自动驾驶测试的城市之一,已开放了包括嘉定、金桥在内的多个示范区的测试道路。小马智行积极响应,与锦江出租合作试点智能出租车服务,并在嘉定区进行测试。此外,它还获得了在浦东新区进行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许可。这些城市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使得用户现在能够在这些区域通过小马智行的打车软件免费乘坐自动驾驶车辆,覆盖了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域以及连接浦东与临港新片区的多个重要道路。
五、一线城市跟进“5·17”新政,史上最宽松购房周期已至。
楼市又有大消息!北京于6月26日出台楼市新政,下调了房贷首付和利率政策。6月27日,已有多家北京地区银行跟进执行相关政策。至此,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均落实5·17”新政,全面松绑调控。多家机构认为,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居民部门按揭贷款需求的修复,提升市场信心。展望下半年,随着核心城市政策效果逐渐显现,新房、二手房链条也有望加速运转,市场有望温和修复。具体来看,北京、上海、深圳的首套房首付比例均下调至20%,广州则为15%,且全面取消房贷利率下限。此外,部分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和二手房成交量的环比均出现上升动力。多位房企内部人士表示,行业内也在积极应对新政后的市场变化。不过,市场对本轮政策的持久性仍抱有理性态度,更多的策略是尝试抓住这一窗口期来锁定更多客户。
六、北上广深楼市“新政”全部落地,影响几何?
最近,中国四大一线城市的楼市新政”陆续落地。上海、广州、深圳已跟进517”新政,而北京的楼市政策也已实施。这些新政包括降低首付比例、下调贷款利率等措施,旨在支持首次购房家庭以及改善性需求。北京的新政策在力度上超出了部分专家的预期。此外,北京将二套首付比例的划分从城六区改为五环内和五环外,更贴近市场情况,扩大了政策受益范围。预计这些措施将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但需给消费者足够的时间去决策和挑选房屋。